曼联笔记:中场人盯人支撑高位压迫,曼联靠纵深冲出逆转

凭借着B费与拉什福德的进球,曼联在第二回合的德比战中2-1逆转曼城,报了首回合输球的一箭之仇。B费的进球有一定的“舆论争议”,但并不能抹除双方本场战术博弈、球员拼搏输出上带来的讨论价值。

滕哈赫再度祭出高位压迫,并在中场进行了严密的人盯人策略。瓜迪奥拉则是通过后场宽度带来适度破局后,以边后卫的灵活冲击以及哈兰德的回撤策应,去制造推进空位,寻求他们想要的肋部作业机会。进攻威胁性更高的曼联,通过更好的纵深冲击在上半场联系觅得良机后,在下半场的落后时间内打出了更好地纵深冲击。

这是一场战术内容非常多的德比战,受限于篇幅,本次复盘的重点是曼联的压迫与曼城的破局手段,以及曼联靠纵深冲出的逆转。

【人盯人支撑高位压迫,被破局后红魔用锋线宽度完成弥补】

曼联本场比赛的高位压迫态势较为明显,而且,卡塞米罗、弗雷德、埃里克森直接进行了严密的人盯人防守。这种压迫态势带来的直接效果,就是曼城中场的接球环境较差。即便是拥有德布劳内,以及让带球能力出色的B席大幅度回撤,依然陷入到了曼联的外围封锁之中。

图1:曼联三中场的人盯人态势

从上图可以看到,曼联的三中场有着非常清晰地人盯人走位,瞄准的就是曼城的中场三人组。体现最为明显的,就是弗雷德本场对于德布劳内的跟防态势。

曼联的高位压迫,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曼城边后卫的接球空间。瓜迪奥拉的球队在组织受压下,边后卫开局阶段的内收非常少,目的就是拉开后场的宽度,然后获得接应与冲击空间。

图2+3:曼城利用宽度,不断制造边后卫的持球冲击。

在这种态势下,B费与拉什福德就会异常“尴尬”,因为他俩需要交替“1防2”,非常容易被曼城通过后场的横向转移,获得身侧或身后的空间。因此,坎塞洛与沃克都在开场阶段获得了数次持球冲击的机会,这对于曼联非常不利。

如何进行调整呢?

图4:曼联逐渐将前场压迫阵型变为424,增加宽度

考虑到曼城433阵型在前场边路具备宽度,曼联边后卫前提幅度不宜过大。滕哈赫给出的策略,是将4231的压迫变为424,通过增加锋线宽度来形成压迫

【哈兰德回撤与边后卫灵活冲击,瓜帅的目标依然是推进后走肋部】

在25分钟左右的“体能瓶颈期”,曼城展现出了沃克前提、坎塞洛增加内收、哈兰德更多回撤的态势。这个调整的目的,就是希望抓住曼联424阵型下,中场只剩2人的空间,然后通过直接的推进去完成肋部配合。

图5+6:哈兰德回撤制造曼联人盯人协防问题,沃克开始增加冲击

我们可以看到,曼联的压迫在曼城的针对性调整下,开始出现松动以及人员协防上的问题,曼城逐渐开始获得他们战术发挥的最大倚仗:球权掌控后,完成分边并在肋部打出配合。这一点,在下半场他们力度增加后体现的最为明显。尤其是格拉利什登场后,他跟马赫雷斯能“极致拉边”,带来了一定的持球与策应。

对于曼联来说,肋部的默契协防是最为重要的,但也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问题最重要的体现,就是弗雷德不能时刻跟防德布劳内。

图7:弗雷德的机动性能非常好的协防德布劳内

图8:曼城拉开宽度后弗雷德离开丁丁,曼联肋部被最终打破

瓜迪奥拉近期不断安排格拉利什与马赫雷斯一同登场,核心思路依然是宽度拉开,带来边路持球、策应脚法上的提升,去强化他们想要的肋部作业

【打曼城纵深冲击是重要手段,逆转的深层次原因再度展现】

将B费摆在右边,曼联的进攻宽度是存在一定问题的。因为,B费进攻端效用发挥的关键是他的大范围穿插跑动策应,并送出最后一传一射。

马夏尔首发半场,并未带来持续的对抗策应,那拉什福德就成为曼联进攻纵深的最大倚仗

图9+10:拉什福德上半场的两次纵深冲击

上半场两次机会未能把握,且拉什福德在对抗中出现伤情,这对于曼联的影响非常大。滕哈赫并未在中场休息换下拉什福德,核心目的还是要将加纳乔、埃兰加这种具备纵深冲击能力的替补球员,放在比赛的最后时刻。

不过,随着安东尼的登场,拉什福德逐渐来到了中路,这样就能规避他带伤出战带来的机动性与冲击力的缺失。但从比赛来看,拉什福德肉眼可见的遭遇到了伤情的影响,但依然能跑能冲,让人动容。

随着加纳乔的登场,曼联的进攻阵型终于带来了宽度的拉开。右侧安东尼虽然表现未达预期,但对抗与策应价值不俗,曼联右后向前的推进,在卡塞米罗这样的高阶中场的发挥下,频繁打出非常好的推进。同样不要忘记,本场传球成功率超过90%的弗雷德,以及对抗出球提升明显的万比萨卡,也成为曼联转换进攻的重要一环。

图11+12:曼联下半场比赛两个进球的全景展示

【结语】

当拉什福德、卡塞米罗、马拉西亚被换下后,他们站在替补席上激动关注比赛的场景,值得深思。滕哈赫一直强调的纪律、团队、拼搏奉献,开始发芽结果。虽然赛季还长,但曼联再次走在了复兴的成功道路上。拉什福德咬牙坚持比赛并攻入致胜进球,成为全队精神力的最强注脚。

滕哈赫,请带着你的弟子们踏实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