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复制的“变形金刚”,C罗开启索式红魔新时代

“每个人都会尊重C罗,他将成为我们更衣室的领袖。随着年龄他改变、发展和修正了自己比赛场上方式。他变得更具杀伤力。就高空球而言,他是最好的球员之一,能够更好地理解比赛。据统计,他的速度仍然和之前一样快。他将在未来几年尽最大努力多进球。”索尔斯克亚对C罗的赞美之词溢于言表,金球先生用回归首秀的完美表现回馈了少帅的信任,也拉开了曼联新时代的大幕。

从老特拉福德出发,兜兜转转十数年,当C罗再度回到梦剧场的时候,他不仅积攒了令人瞠目结舌的个人和团队荣誉,还成就了可能是现代足球史上最夸张的个人进化史。从2006/07赛季开始,C罗完成了从突击能力强大的侧翼覆盖者,到能够适应多个位置的前场多面手,到进球如麻的禁区堡垒,再到承担组织和串联任务的前场自由人的数次转型。当他带着不老的雄心和顽强的斗志回到梦开始的地方时,年轻的曼联收获的不仅是巨星的完全体,还迎来了足以令后辈仰望的绝对偶像。

【变形金刚,变出强大】

作为史上唯一在里斯本青训营中完成单赛季五次“跳级”的天才,C罗的成功不完全是武曲星下凡的结果,而是超凡天赋与后天努力完美结合的产物。当年在加盟曼联之前,C罗曾一度十分接近于尤文图斯,正是弗格森的果决与坚持成就了这段红色帝国时代的峥嵘岁月。当然,彼时的小小罗在短暂爆发后便归于沉寂,球迷所期待的那种即插即用的效果没有出现,葡萄牙人后来的成功源于弗格森的“特训”。

1.曼联时期:三位恩师联手打造,侧翼偏将抢占C位

刚刚出道的C罗已经是欧洲足坛上的现象级存在,但由于没能在梯队中接受过系统的战术化训练,葡萄牙人在场上的打法过于“原生态”,同其他球员显得格格不入。经验丰富的弗格森没有急于兑现C罗的天赋,而是通过“私人订制”的方式帮助葡萄牙人慢慢步入正轨。

由弗格森牵头制定特训计划,穆伦斯汀帮助C罗强化体格,提升战术意识,吉格斯则负责在赛后带领C罗加练,帮助他减少多余的附加动作,提升出球速率。得益于这种“三位一体”私教模式的拔擢,C罗很快完成了自我升级,成为曼联前场的倚仗。2005/06赛季,偏居右翼的C罗获得了很高的资源倾斜,他可以离开侧翼后进入禁区抢点,也可以游弋到禁区外围寻找射门机会,甚至能够自由地移动到场地另一侧发动进攻。

经过三名顶级“私教”的打磨,C罗迅速成为英超赛场上球风最为犀利的攻击手。

2006夏窗,范尼斯特鲁伊离队,曼联没有引入与之风格相似的球员对位填坑,开始依靠C罗建设高流动性的前场组合。特维斯的带来让曼联前场的“疯跑流”打法变得更加犀利,C罗的走位变得更加难以捉摸,越来越多地像前腰或影锋一样在靠近球门的地方发动进攻。变身前场自由人后,C罗的突破目的性更强,射正率和机会转化率也达到了一流水准,同时还开发出了直接任意球射门和头球技能,成为了能够适应前场多个位置的全能攻击手。

“三头怪”兵无常势,C罗进化为前场自由人。

2.皇马时期:技术足球催生禁区堡垒,“逆流”之路彰显智慧

首次夺得金球奖之后(2008),C罗正式迈入当世顶尖巨星的行列,已经没有所谓“助教”可以指引他的前行。在此之后,C罗的个人转型成为球队战术体系顶层设计的重要部分,他的自我调整更多的不是对被动地去适应客观环境,而是在系统性前瞻的基础上提前进行的自我进化,目的是为了达到个人与集体、球星与团队相辅相成的双赢效果。

爆点型边锋容易遭受伤病侵袭,C罗变身魔鬼筋肉人的原因就是为了向禁区靠拢,延续竞技巅峰期。

登陆西甲之后,C罗很快便适应了佩莱格里尼为其打造的以快速出球、一脚传递为表现形式的英式进攻体系。C罗在2009/10赛季的联赛中场均完成3.1次突破、2.6次关键传球和7.3次射门,这几项数据都是其职业生涯的峰值。穆里尼奥沿用了前任的执教思路,进一步强化了前场就地反抢,细化了守转攻阶段的配合,C罗在这种体系的定位是可边可中的前锋,能够充分发挥出其擅长带球能力推进、无球跑位和门前一击的特点。

登陆西甲之后,C罗的头球能力完全被开发出来,逐渐成为历史级空战专家。

穆里尼奥时代的C罗拥有华丽的个人数据,但皇马在多线战场以及C罗在金球奖评选中皆被巴萨和梅西压制,C罗表现出的“能者多劳”姿态显示出了他内心的不甘和急迫,伤病开始成为其难以摆脱的麻烦。这一问题在2012/13赛季欧冠半决赛面对多特蒙德时集中爆发,C罗意识到必须进行幅度更大的调整才能延长自己的运动寿命。

从2014/15赛季开始,C罗正式由“边锋”成为“前锋”。

2013/14赛季,随着BBC组合的建立,C罗开始加速了向“魔鬼筋肉人”方向的进化,即以牺牲灵敏度和机动性为代价,将球更多地交给队友,自己则集中精力进行无球移动和门前一击。在2014/15赛季前期的22连胜期间,安切洛蒂打造了双边前腰442/4222阵型,这种以控制取代速度的踢法将金球先生推向了阵型顶端。即便偶尔也会来到侧翼活动,C罗却没有执迷于突破,而是利用快速出球加快进攻节奏,打乱对手的防守部署后再杀入禁区抢点。

齐达内将本泽马改造为前腰,将贝尔用作边路B2B,就是为了给C罗保驾护航。

针对性地强化体格后,C罗在快速移动中起跳抢点时威力十足,已经能够像传统9号那样在禁区内制造杀伤。然而,由于频繁地与防守球员缠斗后就会影响射门环节的技术控制,C罗不愿意长时间靠前站位,“拉出来再打进去”是其擅长的方式。

皇马历史上的很多著名射手都在32岁的年龄出现断崖式下滑,C罗却在2016/17赛季带领球队勇夺欧冠和西甲冠军。

在“齐一期”的最后一个赛季中,C罗的中锋之路出现了“逆流”,他再次尝试扩大活动范围,在禁区外参与配合的次数明显增多。这次转型的背景是皇马遭遇联赛和国王杯双线溃败,空前的伤病危机打乱了齐达内的战术部署,C罗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

贝尔采取了与C罗相似的转型方式,但并不算非常成功,金球先生取得如今成就的难度可见一斑。

3.尤文时期:巨星推动团队,技术突破不停歇

“C罗来到意甲之后已经改变了自己的足球风格,他经常跑到很深的区域去拿球,他是球队组织进攻中的一部分,他总是可以参与球队的进球或助攻,他对于尤文图斯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球员。”马尔基西奥曾对C罗在意甲时期的打法有过准确的描述。斑马军团的中场控制力有限,缺少能够在边路制造威胁的球员,C罗不得不频繁回撤襄助中场,被动延续着皇马时代后期大包大揽的打法。

年龄在不断增长,C罗的门前表现依然高效。

当球队配置能够满足需要时,C罗能够在关键比赛中迸发巨大的能量,这是曼联所需要的。

尤文图斯的中场创造力不足,C罗不得不地扩大活动范围。来到拥有618组合的曼联,C罗可以更多地留在锋线等待机会。

阿莱格里在任内复制了齐达内当年对BBC的使用方式,找到了曼朱基奇、贝尔纳代斯基和迪巴拉作为C罗的僚机。若非基耶利尼和曼朱基奇受伤,尤文图斯完全有可能在2018/19赛季的欧冠赛场实现突破。萨里在上任后颠覆了阿莱格里的思路,曼朱基奇很快离队,迪巴拉和贝尔纳代斯基也失去了灵气。

四位同行珠玉在前,索尔斯克亚可以轻松地“抄作业”。

当球队成绩陷入波动的时候,萨里曾希望拉姆塞成为C罗的助手,可惜的是威尔士中场无法保证出勤率。皮尔洛在任内尝试幅度较大的更新换代,当莫拉塔、基耶萨和麦肯尼的合体一度令人看到了希望,可惜这支一度充满朝气的球队最终却要为少帅的成长交学费。

【非典型性现代中锋,索式红魔的最后拼图】

出众的爆发力、强悍的体格辅以酷炫的脚下技术,弗格森时代的C罗总能以碾压式的场上表现席卷防线,多次以“中场”身份入选各种最佳阵容。为了适应身体状态随年龄增长产生的变化,提升个人效率的同时更好地服务于团队,C罗在过去12年中完成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得以在36岁的“高龄”以巨星完全体的身份再度成为梦剧场的焦点。

尽管归来已是老将,但C罗依然具备难以替代的竞争力。自索尔斯克亚执教以来,曼联中后场的架构已经成型,升级锋线成为破茧的关键,C罗的到来就是为了解决红魔在关键时段和关键比赛中的得分问题。

C罗回归首秀的触球分布。

回归首秀对阵纽卡斯尔,C罗在前场各个区域游走,在掩护队友、接应衔接、反插身后和门前一击等环节的表现都很出彩。

曼联阵容深度极佳:桑乔和格林伍德表现一般,拉什福德和卡瓦尼养伤,替补席上还有林加德可供调遣,大英帝星与C罗配合默契。

从C罗在首战中的表现来看,索尔斯克亚虽然将其安置在阵型顶端,但并没有以中锋的既定角色来限制他的发挥,反而赋予了其较高的战术自由度。少帅的自信源于中场“618组合”强大的输出能力,以及殷实锋线储备带来的无限可能。

C罗如果要延续首秀时的游击打法,那么曼联就需要解放博格巴以随时填补9号位的空缺,这在麦克托米奈和弗雷德回归后是可以实现的。

面对喜鹊军团的大巴阵,桑乔&格林伍德与C罗之间的配合并不默契,但索尔斯克亚很快就发现了林加德作为顶级僚机的实力,正在养伤的卡瓦尼和拉什福德都是可以像当年的曼朱基奇一样与C罗自如地边中切换。当身边的搭档是马蒂奇时,博格巴只能压抑着自己的向前欲望,而当麦克托米奈和弗雷德回归首发后,法国中场就能在影锋/前腰位置上发挥作用。身边有风格迥异的锋线球员提供支持,身后有输出能力很强的边后卫和进攻型中场撑腰,C罗可以长时间停留在前场,将体力用在最为关键的环节,保证进攻输出。

【总结】

现代足球生产线每年都会推出很多令人期待的新星,但其中能够在职业足坛站稳脚跟并兑现天赋的却是寥寥无几,像C罗这样在功成名就后还能在自我否定中获得前进动力的巨星更是前所未有。索尔斯克亚是幸运的,他在必须要夺得冠军的这个赛季中等到了C罗,金球先生不仅能够为曼联带来稳定的进攻输出,还会赋予球队亟需的赢家气质和战斗精神,在年轻球员中间发挥传帮带作用,帮助球队赢在当下的同时预定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