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场与上升期的纽卡战成0-0,曼联的表现并没有得到舆论的太多认可。一方面,面对现在的纽卡,红魔太需要一场胜利“压”过对方。另一方面,是希望用3分为魔鬼赛程开个好头。
从比赛的实际内容来看,纽卡利用体能优势提前输出跑动与对抗的策略,是非常清晰地。曼联的应对也很合理,在前场缺乏对抗体格的情况下,中后场必须要用“极致传控”完成组织推进。但曼联进攻端的实际问题是什么呢?是在纽卡大高个完成保护落位的情况下,阵地攻坚变成了低效的“刮痧”,打不透!
或许,主裁鲍森没有漏掉桑乔的点球,或弗雷德与拉什福德最后阶段把球送入纽卡球门,曼联能迎来一场想要的胜利。但目前进攻层面的这种问题,已经不能再忽视了。
【进攻构建基本达标,但转换质量较为一般】
纽卡也是一支“前场小快灵,后场堆大个”的球队。这样的球队,体系是依靠中前场来带动的。中前场的跑动、压迫、对抗持球,能破坏对手的推进质量,然后让防线大高个最大化的正面防守。
本赛季最明显的例子,是他们在主动压迫时能3-1领先了曼城,但在体能消耗较大后的回收阶段,防守端的问题就非常明显。最终,被曼城连进2球追平。
纽卡开场后的高位压迫力度,很足。曼联的应对其实没有太大的问题,后场的传递除了个别点之外,运转的还算流畅。但问题是什么呢?就是前场缺乏接应强点,以及花费较大气力破开压迫后,出球质量的下滑。
图1+2:曼联破开高位逼抢后,向前场的输送展现出问题
上图2非常具备代表性,曼联破开高位逼抢后,纽卡在中场能完成一定程度的干扰。而且,纽卡防线站定之后,中场的大个球员的回防很快。在这种态势下,曼联就迎来了全新的问题:破开高位防守之后,进攻怎么办?
【桑乔左侧主导渗透,曼联进攻为何陷入“刮痧”?】
用“刮痧”来定义曼联的进攻,是因为在纽卡的防守态势下,曼联始终在外围控制,没有肋部的配合渗透。毕竟,英超能在肋部进行无差别冲击的,只有曼城。
曼联左侧为主的渗透组织,并不是不能制造外围的空间。但纽卡的防守异常出色,代表性的是中场球员的回防保护,尤其是乔林顿。
图3:纽卡的快速回防
从上图可以看到,曼联高位压迫制造外围断球后,桑乔在左侧持球的第一时间,B费已经张开手臂要球。面对纽卡的快速回防,曼联的策略是左侧向中间过渡,但当C罗完成横传的时候,乔林顿已经回防完成抢断。
这种转换打不出有效的机会,那曼联的阵地攻坚呢?依然破不开纽卡的防守与保护。
图4:纽卡阵地防守的篱笆,扎得很紧
面对纽卡这样的防守态势,曼联无法形成左侧肋部的渗透。即便是能在外围获得一定的空间,但远射与传中也很难打穿纽卡的密集防守。
而且,高大的球员还能在曼联阵地进攻中,有效地完成传球的封堵,以及应对传中时的解围。
【纽卡体能下滑曼联迎来机会,但观感依然没那么好】
以55分钟为时间节点,纽卡的高位逼抢力度因为体能的提前输出下滑。同时,曼联也增加了中场的拼抢与对抗力度。在这种局面下,曼联开始扭转比赛的局面。
图5:纽卡个体压迫力度下滑,曼联破开高位逼抢制造冲击可能
曼联后场成功传递破开高位后,桑乔就获得了适合他发挥的正面冲击防线机会。杀入禁区的他,实质性的被对方踢倒,但当值裁判鲍森拒绝判罚点球。
图6:曼联高位压迫与对抗节奏提升
纽卡曾通过连续换人增加体能与对抗体格,短时间扭转过比赛的局面,但比赛的局势,开始向曼联主攻发展。在这种态势下,就考量曼联的进攻素质。
滕哈赫把身体状态未能达到100%的拉什福德换上场后,曼联依靠转换中的直塞以及不断的传中,制造了2次绝佳得分机会。弗雷德受压下射空门偏出,以及拉什福德无人盯防下的头球,全部偏出左侧门柱。
图7+8:曼联最后阶段连续错失得分机会
这样的机会,在曼联狂攻阶段仍是少数,红魔依然呈现出的是进攻端的“刮痧”。这本质上体现出的还是曼联阵容结构上的问题,以及在纽卡的阵地防守态势下,曼联的横向传导球,无法制造出想要的空位。肋部配合缺失了,对于缺乏中锋的曼联来说,传中就是“用数量求变化”了。
【结语】
滕哈赫在赛后赞扬了纽卡的对抗素质,也表扬了曼联在体格对抗中并未整体处于下风。甚至,面对纽卡的高位压迫,曼联总体上的应对也不差。
本赛季至今,曼联得分能力的孱弱越来越明显。上周中欧联杯上狂轰30+射门,却只能依靠麦克托米奈的绝杀取胜弱旅奥摩尼亚。本场面对纽卡这样的“硬骨头”,又未能抓住机会在最后时刻完成绝杀。
媒体与球评家在过去数年都在渲染曼联的“腰无力”,这是一个不能否认的事实。尤其是埃迪豪昨晚将朗斯塔夫放进首发后,纽卡进一步提升了中场跑动与对抗。但曼联如今三线中最需要补充的,已经逐渐转为锋线(尤其是中锋)了。毕竟,足球是一个靠进球说话的竞技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