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BL全称“中国高中篮球联赛”,又称“耐高”,乃是无数高中篮球人心目中的最高殿堂。就这么一个简单的亮相,潘明辉足足走了29年。“持外卡参赛”,没想到他带着乌鲁木齐101中学(下文简称101中学)男篮把天给捅了个窟窿,全国赛先后淘汰南京九中、清华附中两大豪门,缔造了今夏国篮最为梦幻的戏码。
从乌鲁木齐到广州,地理的区隔不难跨越,然而,从米泉二中到CHBL全国总决赛,篮球的鸿沟却要用大半生来填平。
让我们再重新打量一下51岁的潘明辉:他身高不高,只有1米7出头,像任何一个学科的老师,唯独不像的就是篮球教练;新剃的圆寸没能让他显得精神抖擞,因为花白的头发遮蔽了一切年轻的元素;他带着一丝初入江湖的拘束,局促地应对着记者递过来的话筒。
潘明辉说:“孩子考上好的大学、找到好的工作的时候是最高兴的。”这后边应该还有半句,春节时拜年的队员盈门而至,是他“最开心、最幸福、最激动,除了高兴就是高兴”的时候。
NBA级别的裸眼3D开场秀过后,MC喊出一连串名字,潘明辉的弟子们纷纷亮相,在巨型LED屏幕前,耀眼的聚光灯下,每一个朝气蓬勃的面孔都是一朵盛开的花朵,而潘明辉则在黑暗中向观众挥手致意,像极了滋养了花朵的无言的大地。
扫雪破冰,艰难的起步
1993年,潘明辉从昌吉师范学院毕业,分配到米泉二中当体育老师。2005年秋,“民汉合校、分段办学”的风潮到来,他随着该校高中部被划拨到米泉一中。再后来,2008年,乌鲁木齐东山区与米泉市合并为米东区,米泉一中正式更名为今天我们所知道的101中学。
米东区是乌鲁木齐的远郊区县——大致相当于北京的密云、房山,农牧民居多,那里的孩子朴实、肯吃苦,只是体育底子太薄,意识、物质皆是如此。潘明辉大学时曾立志培养“有前途的运动员”,然而这个目标并不容易达成。
彼时的米泉二中只有几块室外的沥青场地,冬天极寒,队员们每隔10分钟就得跑到食堂用暖气片烘一烘手。遇上雪天,潘明辉还得带着大家先扫雪,再撒上几袋盐,把贴着地面的冰层除掉。没有力量器械,他们就背着人练。甚至于连篮球都没有,他得自己跑商贸城去买。“那时候条件艰苦,哪像现在,器械多得用不完。”潘明辉说。
另一重无形的困难是地处偏远和经费短缺带来的信息闭塞。潘明辉无法像内地的教练那样到处学习、交流——29年来他只出去参加过一次学习班,网络普及之前,乌鲁木齐的各大书店是他为数不多获取篮球知识的渠道。
以我对新疆篮球粗浅的了解,潘明辉执教之初的困境,是几乎所有新疆基层教练都会遇到的。经济窘迫的年代,正是他们排除万难接续着火种,才有了新疆篮球今日之繁盛。101中学的焦恩格尔,兵团二中的可兰白克,阿勒泰地区二中的阿不都沙拉木……活跃在篮坛的新疆籍CBA球员,有过校园篮球经历的不在少数。
潘明辉运动经历丰富,他先练短道速滑,冰场没了以后才转向篮球,参加过多种不同运动的他因此不仅仅能教篮球,还能教田径、冬季长跑。在他的带领下,米泉二中各项运动蓬勃发展,篮球稳居昌吉州第二,凭借优异的成绩,潘明辉获颁学校的“特殊贡献奖”,奖品是一枚纯金打造的15克金牌。
从那时起,潘明辉就确立了自己的工作风格。“早上7点半,下午4点半,晚上10点。”李佳霜说,“二十多年了,只要没有特别重大的原因,他每天都按时在篮球场上站着。”有时候队员们偷懒,央求李佳霜叫潘明辉去喝酒,回回都失败。有时候明明看见潘明辉喝酒去了,结果晚训他又回来了,训练完还是照例盯着大家睡了觉再悄悄离去。甚至“新冠”疫情爆发,也挡不住他训练,因为他会把自己跟队员们封闭在一起。
很难想象一个人能保持这种生活节奏29年。李佳霜就吐槽说:“我大学毕业本来是想给他做助理教练的,呆了一个月就跑了。他一年到头不休息,别的生活没有,工资又低,我反正受不了。”
最近几年,潘明辉岁数上来了,身体有时会跟不上思想的节奏。去年,他在球场晕倒,到医院一检查,才发现他已经患有严重的高血压和糖尿病。医生让他住院观察,他放不下队员,背着监测血压的仪器偷跑出去训练,完事了再回医院报到。说起这件事,潘明辉哈哈一乐:“我觉得没事,就去了。”
今年CHBL全国总决赛打完,他顺道去重庆探望两年没见的女儿,我劝他趁此机会在重庆多呆几天,他说:“不行啊,我回去还得把娃娃弄到球馆,下届的娃娃还要比赛呢。”
全疆巡回,三千公里招生路
县级市的高中想拿自治区冠军,想想都知道有多难。在生源、经费全面居于劣势的情况下,仅是翻过昌吉二中这座大山,潘明辉就用去了13年。2006年,他第一次率领高中队参加全疆赛——新疆最重大的年度赛事,报名费和差旅的5000块钱,是管一个开饭店的朋友拉的赞助。
而捅破了这层窗户纸以后,他需要直面的就成了兵团二中、乌鲁木齐一中这两所重本率一骑绝尘、堪称“新疆高中的清华北大”的顶级强校。为了弥补生源上的差距,校长邵小林建议他在全疆范围内招生并着手梯队建设,把人才尽早揽入麾下。
邵小林是101中学男篮队史的关键人物。他担任校长期间,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去看训练,然后才是到食堂买个饼子放口袋里去教学楼巡查。退休之前,他张罗着建成了训练馆,还给男篮配了一辆15座的中巴车,这两样东西至今仍在发挥功用。邵小林终生未娶,他把全部的热情都倾注到了101中学,也正因他的大力支持,才有了101中学男篮的迅速崛起。
第二排左一就是邵小林校长
2009年,邵小林退休,接力棒交到现任校长高丽娜手中。本着把篮球这一传统项目“支持好、传承好”的原则,她为男篮提供了不少政策上的扶持和物质上的帮助:2人一间的球员宿舍,针对6名主力队员的300元/月的生活补助,还给“运动员灶”解决了水、电、气的问题。每一次全疆赛,她都要到场为球队加油。在潘明辉看来,这是101中学男篮能在全疆保持统治力的关键。
101中学运动员食堂
刚开始全疆招生的潘明辉没什么人脉,他唯有“下死工夫”,每年暑假和同事们驱车两三千公里,跑出一条人才输送的塔克拉玛干沙漠“环线”。2012年起担任助理教练的阿迪力江曾载潘明辉跑过一回,“十几天一直在赶路,最后累得腰都快直不起来了。”潘明辉也累,有时候他想“索性今年就不出去了吧”,可每回都忍不住往外跑。
招生路上,每当晨光熹微,就是潘明辉向着五星红旗飘扬的地方前进之时,便携式导航还未兴起的年代,这是他辨别学校方向的妙招。即便是夜幕降临也无法中断他的行程,因为那时候,他可能正快马加鞭去往心仪的学生家中游说。现在效力于同曦男篮的焦恩格尔,就是他在一个深夜从托里带到乌鲁木齐的。
焦恩格尔与启蒙教练叶尔江
那时焦恩格尔已经18岁,身高超过2米,篮球基础却几乎为零,潘明辉看到他家实在困难,“脑子一热”就给带走了,而且临走时向其父亲承诺负担他在乌鲁木齐的一应费用。“当时没想着打比赛能用上他,只是想着培养一下起码能考个好的体育院校。”潘明辉回忆说。
只不过后来,焦恩格尔的发展远超预期,不仅考上了自治区最高学府新疆大学,还在2020年以首轮第6顺位成为101中学出品的第一个CBA球员。所以,焦恩格尔忘不了潘明辉来到托里一中的日子——2013年9月5日上午,那不仅是彻底改变他命运的一天,也是让他终于不必因身高而自卑、可以挺直了腰板做人的一天。
还有新疆男篮的鲁吐布拉,在中国民航大学跟贾明儒搭档后场的布仁巴图,都是潘明辉这样不辞辛劳从基层带回来的,他们的人生,也因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01中学男篮挺进CHBL全国总决赛以后,鲁吐布拉更新微博,称潘明辉是让他的人生“与篮球挂钩”的人。
人间至味,莫过一碗牛骨汤
“如师如父”,大约是对一名中国教练最高的赞誉。很多时候,这样的说法是出于客套,然而在潘明辉这里,我丝毫不怀疑这种说法蕴含的真情实感。外地学生招到乌鲁木齐,就等于离开了家庭的荫庇,潘明辉会给他们一个新家。“人家把娃娃交到我们手里,我们要为人家负责。”
为了让队员生活得更舒适一些,这些年来,潘明辉一直在向外界“化缘”:搞房地产的朋友送来的牛羊肉,开药店的朋友送来的中草药,以及一些老板赞助给贫困队员的饭费……一双双强有力的手推着101中学男篮冲出了昌吉,冲出了乌鲁木齐,最终冲进了星星峡以东的广袤天地。
2006年,也就是他开始全疆招生那年,潘明辉向邵小林申请,在锅炉房垒了个炉子,上面坐一口大锅,搞起了“运动员灶”。
小队员们在潘教练家里吃饭
队员们训练累了或者比赛前15天,他会买来牛骨、牛肉炖上,队员们下了训就有热腾腾的牛骨汤、牛肉汤喝。后来,“运动员灶”几经搬迁,来到了学校食堂的地下室里,那里有学校给配的冰柜、绞肉机以及3个烤肉槽子,逢年过节,教练组、陪读家长们就动手做饭,让几十个孩子大快朵颐。羊一买就是三只。
“运动员灶”不是天天开伙,但焦恩格尔是实打实地在潘明辉家吃了三年晚饭。顿顿都有很多肉,“在家里没这个条件。”焦恩格尔说。他生性腼腆,潘明辉的爱人就一个劲儿地给他续饭,续到他吃饱为止。若干年过去,每当他想起师娘做的回民丸子汤,还是忍不住流口水。
“我们家的肉基本全让他吃掉了。”潘明辉调侃说。
与普通人无异的潘明辉一家三口,再加一个巨人焦恩格尔,这真一个神奇的组合。当焦恩格尔吃饱喝足,口袋里装着师娘给的水果漫步在学校家属院时,他一定不会感觉自己是个外人, “潘老师真的是拿我当半个儿子来养。”焦恩格尔感慨说。
潘明辉夫妇,细心地照顾着这帮背井离乡的少年,这里边所有人都吃过他们做的饭。湖北工业大学男篮的粟力德告诉我,他最喜欢潘明辉家的炖肉、红烧羊排、牛骨汤和拌面。说起拌面,101中学男篮拿到CHBL西区冠军回到乌鲁木齐的晚上,为他们接风的,就是师娘给做的拌面。
“我刚上高一的时候,抵抗力特别差,特别容易感冒发烧。”粟力德说,“有一回师娘带我去医院打针,一直陪我到三四点才回去。”
种种生活中的小细节,让潘明辉和弟子们建立了超越一般教练和球员的感情。每逢春节,拜年的弟子恨不能把他家的门槛踏破。李佳霜记得,有一年,一个队员喝高了,非要给潘明辉磕头,见他磕,其他人瞬间就跪倒了一片,潘明辉被整得手足无措,鼻涕一把泪一把很长时间说不出话来。
学生来看望潘老师